稻盛和夫:牢騷和不平,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
心懷“感謝”之情
自從27歲朋友幫我創辦公司時起,我心里就抱有了強烈的“感謝”之情。
我沒有經營經驗,一無所有。
但為了幫助我成立公司,有人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產,我必須不辜負他們的期望。
就是從這一個心念出發,我拼命工作。在這過程中,感謝之情又不斷地從心底涌出。
幸運的是,創業不久經營就走上了正軌,償還借款已不成問題,當然經濟上還算不上充裕。
那時候,整天工作,四處奔走,有時為了處理客戶投訴而焦頭爛額,真是日夜兼程,努力再努力。
但即使這樣,對同我一起打拼的員工、給我們訂單的客戶、滿足我們苛刻要求的供應商,以及周圍其他相關人士,我都片刻不忘感謝之心。
甚至對于客戶每年提出的苛刻降價要求,我照樣感謝,因為“這是對京瓷的鍛煉”。
感謝是“萬能藥”
對于自己身處的環境,可以采取兩種態度。
一種是負面消極:卑怯或者憎恨。 另一種是正面積極,把客戶提出的苛刻要求看作提升自己的機會。 因為選擇的態度不同,結果也大相徑庭。
人當下越是痛苦就越會發牢騷,鳴不平。
但是,這種牢騷和不平,其結果都會返回到自己身上,使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。
所以我認為,不管身處怎樣的環境,都不能忘記感謝之心。
下一篇:人們喜歡和討厭什么樣的溝通?溝通中常見的誤區是什么?